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302304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6CB5604705)
摘 要:目的:研究口服附子总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口服给予大鼠附子总生物碱后,断尾取血,采用甲醇沉淀冷冻干燥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检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用中国药理学会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本实验建立的用于检测大鼠血浆的HPLC-MS/MS分析方法,其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能很好的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乌头碱主要药动参数:T1/2α=3.32±1.56 min,T1/2β=886.61±242.14 min,AUC=86.558±9.462mg.L-1.min-1,Tpeak=6.989±1.546 min,Cmax=83.549±10.459 ng.mL-1。新乌头碱主要药动参数:T1/2α=15.498 9±4.871 2 min,T1/2β=1 255.808±684.891 min,AUC=297.212±74.642 ng.mL-1.min,Tpeak=15.782±7.541 min,Cmax=202.983±30.781 ng.mL-1。次乌头碱主要药动参数:T1/2α=125.482±51.654 min,T1/2β=1007.757±349.485 min,AUC=241.206±9.147 ng.mL-1.min,Tpeak=16.765±5.478 min,Cmax=164.302±20.891 ng.mL-1。结论:灌胃给予附子总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符合口服二室模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7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