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四围 马长明[2] 刘春鹏[3] 支恩波 李向军[3] 李新利[3]
机构地区:[1]文安县林业局,河北文安065800 [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3]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 处:《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第1期1-5,共5页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3A11)资助
摘 要: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配合气象站的方法,对华北石质山区2种典型灌木酸枣(Zizyphus jujub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监测,进而分析比较它们的耗水特征。结果表明:①就波形而言,2树种树干液流5、9、10月份波动程度大,6、8月份次之,7月份最次;就液流速度大小而言,5月份酸枣大于荆条,6月份2树种大小相差不大,7、8、9、10月份酸枣小于荆条;就液流启动和终止而言,5、6、7月份酸枣液流启动稍晚于荆条,8、9、10月份又早于荆条,而终止时间各月酸枣均早于荆条。②2树种各月日均耗水量表现趋势不同,酸枣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而荆条为先升高再降低,耗水量大小除5月份外,酸枣均小于荆条。③不同月份,各环境因子对2树种树干液流的影响各有不同;将2树种各月的树干液流速度与各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均极显著。调整R2分别为酸枣:0.774、0.857、0.909、0.758、0.763、0.412,荆条:0.831、0.901、0.948、0.852、0.891、0.546,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酸枣均小于荆条。
关 键 词: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法(TDP) 耗水量 液流速度 环境因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