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红梅[1]
机构地区:[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长春130033
出 处:《学术交流》2010年第12期177-179,共3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夫余国历史与文化研究"(2009B073)
摘 要:西汉武帝在灭卫氏朝鲜后,于原卫氏朝鲜疆域内设立了乐浪、临屯、真番、玄菟四郡,其中乐浪郡屡有变迁。乐浪25县中,减去"乐浪东部都尉"(即领东七县)7县与"乐浪南部都尉"(即带方郡)7县后,所得之11县就当为汉武帝初置之乐浪郡了。初置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的乐浪郡所统辖的11县范围应当是卫氏朝鲜继承下来的原箕氏朝鲜之本土,即今朝鲜半岛大同江中下游一带。《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中所载之乐浪郡已是下辖25县,并曾于王莽朝时改称为乐鲜郡的乐浪郡。此25县的乐浪郡应当是汉昭帝整合四郡之后的结果。刘宪是目前见于史籍记载明晰可考的首位乐浪郡太守。正始六年18县之乐浪郡仍然存续于今朝鲜半岛北部之地。目前学界对乐浪郡的最高长官——乐浪太守则鲜有关注。从已掌握的史料来看,将目前见于记载的13位乐浪太守依任乐浪郡太守一职的先后顺序排列为:刘宪、王调、王遵、吴凤、张岐、凉茂、鲜于嗣、刘茂、张统、裴嶷、鞠彭、游鳝、赵隗等。13位乐浪太守是乐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中出身于官宦之家者有:吴凤、裴嶷二人。吴凤为吴祐长子,祖父吴恢为南海太守;裴嶷,父裴昶为西晋司隶校尉。从史籍记载来看,能够得知乐浪太守来源主要有——凉茂由泰山太守转为乐浪太守,裴嶷由辽东相出任乐浪太守一职。能够得知卸乐浪太守任后去向的主要有:凉茂,卸乐浪太守任后"徵迁为魏郡太守、甘陵相";鞠彭在卸乐浪太守任后,官至大长秋。
分 类 号:K928.6[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