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卜朝晖[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1年第1期139-140,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基 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071144)
摘 要:1. 序言 阿倍仲麻吕,698-770年(另说701-7770年),其日本姓名又写作“阿倍仲麿”、“阿部仲满”等,中国姓名为朝衡,又写作晁衡。是中日古代交流史上的一个传奇性人物。阿倍仲麻吕出身于日本奈良时代的一个中层官僚贵族家庭,716年被日本朝廷选派为遣唐留学生,717年赴唐,此后一直到终老都在唐朝为官和生活,没有回到日本。阿倍仲麻吕入唐五十四年,历侍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官至正三品(死后获追赠从二品)。(关于其生平,文献[1]中有详细的论述。) 阿倍仲麻吕在唐的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和唐代的许多文人官僚,例如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储光义、赵骅、包佶等都有密切交往,并留下了有关他们交往的不少诗文。关于阿倍仲麻吕和唐朝的诗人们的交往,一些论著中都有提及,例如文献(杉本直治郎, 1940)、( 王金林, 1988)、( 严绍汤,中西进主编, 1996)、(上垣外宪一著, 王宣琦译, 2007)等。但这些文献中对于他们交往的状况,有关的事实背景,以及相关的诗文等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和分析,所以也就没有对阿倍仲麻吕和唐代诗人的交往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探讨。国内关于此方面的论著也还颇少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