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六)——银耳菌种退化与病害预防技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湖广[1] 

机构地区:[1]福建省古田县新元食用菌研究所,古田352200

出  处:《食药用菌》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摘  要:1菌种退化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通过自然选育、有性杂交、人工诱变和细胞融合等方法,选育出优良菌株,再经过菌丝无性繁殖,应用于生产。从遗传学上看,这样无性繁殖后代,一般都能保持固有的遗传特性。但一个新菌株育成后,经数年推广,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退化现象。退化的菌种很难复状,不能应用于生产。

关 键 词:银耳 菌种 退化 原因 纯化 病害防治 

分 类 号:S567.34[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435.67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