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惠国[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28-34,共7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代社会转型与清末民初词的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51028)阶段性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国词与词学研究>(课题批准号:2007BYW003)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404)资助成果
摘 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近百年,词的创作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状态,但词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社会思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传统词学蜕变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也是其主要推力;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是转换过程中的三个突出点。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等既有深厚的传统词学功底,又不乏现代思想意识,中国现代词学最终在他们手中得以确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