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惠国[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28-34,共7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代社会转型与清末民初词的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51028)阶段性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国词与词学研究>(课题批准号:2007BYW003)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404)资助成果

摘  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近百年,词的创作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状态,但词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社会思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传统词学蜕变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也是其主要推力;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是转换过程中的三个突出点。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等既有深厚的传统词学功底,又不乏现代思想意识,中国现代词学最终在他们手中得以确立。

关 键 词:传统词学 现代词学 转换 现代化进程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