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卓[1]
出 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08JC752004);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0905021)
摘 要:《1984》不仅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在文学审美意义上更探讨了人在西方文明解体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空间视角切入,分别解读三种空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以往研究的盲点,进一步阐发《1984》的价值。1984 is not only a dystopia fiction in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sense,but also discusses people living state in collapsing western civilization.In the text,we analyse three kinds of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space by close reading,and reveal further meaning by clearing misunderstanding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