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第4期564-56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课题项目(No.Z2007087)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构成及预后。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各科住院的老年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其他年龄组别进行研究和比较,得出其病因及转归的特点。结果观察期间159例老年患者发生ARF,占同期住院人数的0.35%,占同期ARF的26%;老年ARF患者男女比例为2.46∶1.00。肾前性41例(25.8%),肾前性ARF的病因首位为心排出量减低(16例,39.02%);肾实质性85例(53.5%),肾小管间质病变是肾实质性ARF首位病因(68例,80%),其中药物性35例(41.18%),感染27(31.76%);肾后性33(20.8%),其中尿路结石21例(63.64%),肿瘤7例(21.21%)。与儿童组和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肾前性ARF比例高(25.8%、16.5%、17.2%),由低心排出量(10.1%、3.9%、3.4%)、药物(22.0%、2.9%、16.3%)、感染(17.0%、1.0%、4.9%)病因等引起ARF比例高,合并MODS(32.06%、9.71%、24.64%)的比例高。观察期间老年ARF病死率(23.27%),较儿童组和中青年组高(2χ=14.70,P=0.0006)结论心排出量减低、药物性肾损害、尿路结石分别是引起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后性老年ARF的首位病因;与儿童组和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肾前性ARF比例高,由低心排出量、感染、药物病因等引起ARF比例高,合并MODS的比例高,病死率亦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