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化是工业反哺农村、农民的唯一产业路径吗——中国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自我发展能力塑造与经验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代欣[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出  处:《财贸经济》2011年第4期39-45,共7页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基  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批准号20100480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100206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C08B35)的研究成果

摘  要:非农业化到底是不是工业反哺农村、农民的唯一产业路径?从西部大开发10年实践经验来看,受到了很大质疑。一方面,赶超战略要求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战略"却更契合"维护和谐、平稳的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四川作为样本省份,采用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情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农民问题为逻辑主线,分析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来自我发展能力塑造与经验。本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成效初显,工农互动的内生增长理论存在双向增进的新经验,但差异化、特色化的统筹发展模式仍处起步阶段。本研究提炼并证实了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提高农民整合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优势的综合能力;加强农村社会均等化与农村市场秩序正常化的全面建设。

关 键 词:西部大开发 自我发展能力 非农业化 工业反哺农业 

分 类 号:F320[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