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辉[1] 赖远辉[2] 郭宇[2]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外科,52910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特诊外科,广州510630

出  处:《广东医学》2011年第6期723-725,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江门市医学科研立项项目(编号:08A043)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关系,为临床预防DV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7例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据其诊断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7天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结果 26例患者(29.9%)术后并发DVT。术后第2天和第7天DVT组血浆ET-1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61.37±29.23,94.37±29.23vs46.71±13.36,P<0.05)。而非DVT组术后血浆ET-1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两组间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血浆NO均明显升高,DVT组术前61.49±21.33,术后88.25±37.34;非DVT组术前68.06±17.82,术后92.71±33.60,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但两组间血浆NO在术前(61.49±21.33vs68.06±17.82)、术后第2天(88.25±37.34vs92.71±33.60)与术后第7天(70.63±25.72vs62.13±27.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可能是并发DVT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浆ET-1早期发现DVT的高危人群并加强预防措施。

关 键 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分 类 号:R457.1[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