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孜矿中组煤层瓦斯赋存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跃奎[1] 程远平[1] 王亮[1] 徐传田 陈海栋[1] 李培庆[1]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008 [2]淮北海孜煤电公司,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煤矿安全》2011年第4期126-128,133,共4页Safety in Coal Min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89);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4068);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OY091223)

摘  要:为了掌握海孜矿中组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基于矿井地层演化史及构造特征,探讨了海孜矿地层演化过程及构造对中组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影响。结果表明:燕山早中期形成的巨厚火成岩使下伏的中组煤层发生"二次成气",产生大量的瓦斯,提高了中组煤层的变质程度和瓦斯吸附能力;火成岩厚度较大且渗透性低,圈闭了中组煤层大量瓦斯;矿井发育的层间滑动构造破坏了中组煤层的煤体结构,使煤层软分层厚度增加,煤层出现局部厚度变化过渡带,增大了中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关 键 词:地层演化 瓦斯赋存 断裂构造 巨厚火成岩 

分 类 号:TD712.2[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