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秋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中国教育同样发生了深刻转变。新学制下大量中小学国语(文)类教科书对汉语书写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式标点符号"展开了全面而生动的讲解。通过了解五四时期最早讲解"新式标点符号"的语文教科书,分析最早对"顿号"和"删节号"正确讲解的范式,讨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梳理国语(文)类教科书对新式标点符号的讲解脉络,全面发掘"新式标点符号"通过学校教育这一有序方式来展开"教授"和"讲解",以展示其真正意义上被系统地传播、最终融入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知识体系中的历史进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