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婷[1] 黄素英[1] 赵爱平[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200127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200127

出  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年第10期1228-123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摘  要:自1977年Grue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技术在全球范围推广及普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并以其方便易行、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成为常规选择方法之一.但随着介入治疗病例的增加,伴随出现的并发症例数也相应增加,经股动脉或桡动脉路径行PCI的围手术期常常需加强肝素抗凝和抗血小板血栓治疗,易发生术后局部出血、血管并发症或身体其他器官的出血,且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尚需暂时中断肝素治疗,需要24 h卧床且采取被动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1].

关 键 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出血 相关因素 综述文献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