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翼青[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南京大学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34-39,共6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的一些传播学者在余也鲁的倡导下拉开了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序幕。以西方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经验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二元框架就此形成。这一二元对立的框架成为此后各种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指导思想。然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来看,"中西二元框架"不仅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认识论悖论,而且它对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的理解是非学术化和教条主义的。其结果就是在各种非议中,传播研究本土化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与它当初的目标渐行渐远。其实,传播的本土化应当是一种多元化的学术自觉,它总体来说可以被形容为中国学者在与西方学术对话过程中的批判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