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极度副词的考察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栗学英[1] 

机构地区:[1]南京审计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出  处:《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科项目"南北朝时期南北词语差异研究"(07CYY01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10);南京审计学院校级青年课题(NSK2009/C16)

摘  要:中古汉语极度副词仍以单音节词为主,"最"、"至"、"极"三者使用频率最高,所占比例达90%以上。其中"最"、"极"源于"最高位(点)"义,"至"、"穷"源于"到达(终点/极限)"义,"绝"(尽)源于"竭尽"义,它们的虚化轨迹大多经由"达到极点"这一义项而成为表极度的副词。这些词多为兼职表极度,而"最"在中古时期已经发展为专职的极度副词,成为中古极度副词的核心成员,因而用例最多,用法灵活。

关 键 词:中古汉语 极度副词    

分 类 号:H109.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