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之初筵》的神性可比素与《诗经》的史诗基本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思齐[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132-160,共29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A75011-44032)

摘  要:《小雅·宾之初筵》是诗经中的大篇,它对宴会的盛况作了全景式的描写。《小雅·宾之初筵》客观地提供了宏大的宫廷生活描写方式,暗示了一种宗教典籍的书写文化。它说明,在《诗经》中存在着相当于世界各国史诗中描写和平生活的那些篇章。在《诗经》中,除了业已得到承认的史诗篇什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具备史诗品格的作品,而《小雅·宾之初筵》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该诗的美质,具有与典型的欧洲史诗进行比较的诸多契合点和可比性。这些美质间的契合点统统围绕着宗教性这一原点,这些美质间的可比性归根结底还在于它们在神学上的可比性。由宴会而及于饮酒,由饮酒而及于神明,由神明而及于宗教,由宗教而及于史诗品格。中国古人在书写饮宴类诗篇的时候,大都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一理路。神灵对诗人理路的支配是产生灵感的根源。宗教性因素的存在不仅为诗篇营造了史诗的氛围,而且为诗篇植入了史诗的骨血。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神性因素是一种内在的存在。《诗经》中史诗的存在状况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属于比较文学所研究的缺类现象。酒筵类诗篇关涉史诗,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小雅·宾之初筵》是具有文人史诗品格的作品,它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辗转互注。由于酒在人神交通时所起的作用,酒便具备了主体间性。酒类的精神指向是神圣的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可以赋予诗歌以史诗的基本品格。考察酒类饮料对诗歌产生的触媒作用,可以较为科学地说明所谓中国文学的史诗缺类,恢复《诗经》的本来面目,从而全面把握中国的诗歌发生论。

关 键 词:诗经小雅 神人交通 史诗品格 比较研究 

分 类 号:I207.2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