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滇波[1]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出 处:《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摘 要:劳动价值论自洛克论证以来,有两个基本规定:(1)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2)人对自己劳动的产品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劳动产权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凭借其劳动获取在企业利润中的分配权等一组权利。劳动参与利润分配是劳动产权讨论的焦点。在劳动价值论的视野下,劳动者的劳动是剩余分配权唯一的应得根据,劳动量是剩余分配量的唯一尺度。但是,资本获得剩余分配权实际上凭借的是不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稀缺性,有其历史合理性。因此,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并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共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后,劳动力与不变资本对生产方式的稀缺性才能根本逆转,劳动者的劳动产权才能全面实现。
分 类 号:F0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