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军[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出 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17,共8页Journa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罪刑该当与量刑规范化研究"(09YJA820042);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杰出青年培养项目"被害人参与量刑的理论与实践"(2010SHJQ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法益保护是刑法理论的知识前见,但是法益的生成需要经过个体诉求、社会承认和法律确认三个不断递进的阶段,如此生成的法益概念关照了个体、社会、国家三者的立场,不但维持了法益的划界和理论批判机能,而且使得主体间的论辩尤其是刑法理论研究者的参与成为可能,从而保持了刑法理论回应动态社会发展的能力。法益概念在刑法理论中的真正价值端在于国家为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撑起一片自由的天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