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典顺[1]
出 处:《理论探讨》2011年第3期69-73,共5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规划项目<马克思辩证法本质的深度研究>(10YJA720002)研究成果
摘 要:传统形而上学视野的"主客辩证法"夸大意义逻辑功能,神秘化由意义逻辑衍生的"同一性",从而导致对马克思辩证法本质的理解只能围绕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展开——"主客批判逻辑"。后现代性哲学视野中的"否定辩证法"认为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非同一性意识",马克思辩证法本质上是对同质性思维予以批判的"同质否定逻辑"。传统形而上学和后现代哲学对马克思辩证法本质理解的最大困境都是根源于意义逻辑,前者把意义逻辑置于天国思维,后者遮蔽意义逻辑。因此,应该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后现代性哲学的视野,在现代实践哲学的视野中重新审视马克思辩证法本质。在现代实践哲学的视野中,马克思辩证法本质应被理解为"尘世和谐逻辑",即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反思。
关 键 词:马克思辩证法本质 主客批判逻辑 同质否定逻辑 尘世和谐逻辑
分 类 号:A811.63[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