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回顾及其序贯治疗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大勇[1] 王世霞[1] 张继慧[1] 赵怡蕊 周亚红 何玖斌[1] 王贵民[1] 梁忠[1]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学院会宁县教学医院,甘肃会宁730700 [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太原030013 [3]甘肃省会宁县中医医院,甘肃会宁730700

出  处:《甘肃科技》2011年第7期145-146,159,共3页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为白银市科技星火推广HT99-3-030A项目的延伸课题

摘  要:通过回顾分析21年间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免疫耐受对照组、中医药剂型组和慢性乙型肝炎(CHB)中西医结合治疗资料,探讨了序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势。引取1989~2010年21年间3个时段的总结论文资料,统计了HBV转化总有效率及出现激发免疫耐受的频率,并以肝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为回顾分析数值,画出了曲线图作比较。同时进行了符合随机对照原则的病毒转化指标观察。中医药剂型组HBV总转化率59.1%,出现激发免疫耐受率为19.6%。曲线图显示,免疫耐受对照组1年间ALT较平稳,但病毒复制阳性指标所潜在"复燃"的肝损害随时存在;中医药(剂型)观察组疗程中产生了激发免疫耐受"启动"效应的病人,对其加用抗病毒西药(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的序贯治疗,两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显示出良好的保肝降酶与病毒载量降低的双重效果,即协同增效效能,且未发现YMDD变异。对慢性AsC采用太乙保肝胶囊治疗观察过程中,视免疫耐受被激发后的免疫清除期肝损害程度,适时按免疫辩证的论点,加用抗病毒核苷类似物,不仅可以达到保肝降酶和抗病毒的双重效应而促进自然史演变进程,并且有可能减少YMDD变异,还有望解决单用抗病毒核苷类似物需长期用药而不能中途停药之虞。

关 键 词:慢性AsC 太乙保肝胶囊 治疗回顾 序贯治疗 

分 类 号:R51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