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出 处:《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3期127-131,共5页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基 金:刘锡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应急课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基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2009JYJR006)的阶段性成果;刘锡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在索洛模型基本假定下,推导了储蓄率与产出及货币供给三者之间动态关系,并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7年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分别检验了中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与超额货币供给的Granger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居民储蓄率对M2/GDP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储蓄率则影响不显著,说明我国国民储蓄率对超额货币影响主要归功于居民储蓄率变动。其原因可能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较大;二是政府储蓄资本转化率较高,居民储蓄资本转化率较低。本文政策涵义在于:要化解因超额货币大量积累而产生的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通过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还富于民",加大政府转移支付,使得可支配收入分配向居民部门倾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支出;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投资工具,降低居民储蓄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