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前沿》2011年第9期162-164,共3页Forward Position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课题编号:CJS09-046)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时,坚持社会视角和自然视角的统一,既周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又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科学地揭示了这两种关系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发展的、辩证的自然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相互作用;揭示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社会实践;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途径。这些观点和思想具有前瞻性,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当今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导思想。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