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新歌剧中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的运用——以《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为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原丽红[1]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临汾041004

出  处:《歌剧》2011年第5期74-77,共4页Opera

基  金:山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D2010YBKT-36(临汾;041004)

摘  要:中国新歌剧是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音乐、民歌、语言、审美习惯相结合之产物。在其歌唱法方面,应结合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之优势。歌剧以明朗、向上的基调赋予了"江姐"沉着、成熟与睿智的形象。她是全国人民心中坚强意志的代表。因此,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整体上要用较强的对抗力、混声的声带振动方式、全共鸣、京剧为基础的咬字、吐字,表现革命必胜的信心和革命者的坚强意志。而随剧情、情绪的变化,局部改变对抗力的大小、共鸣方式,咬字、吐字方面有所侧重,借以体现剧情变化、情绪波动。而随着人物情绪在整曲三部分的节节高涨,对抗力也逐渐增强;随速度的变化,全共鸣方式也在第二部分变为部分共鸣;咬字、吐字方面,一字多音的咏唱部分,要注意延长字腹的长度,并保持口型不变;依字变音的宣叙部分应增加音头力度。

关 键 词:新歌剧 美声唱法 戏曲唱法 江姐 五洲人民齐欢笑 

分 类 号:J616.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