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大春[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系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27-34,86,共9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在20世纪法国哲学中的主导地位研究"(项目号:08BZX04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及其后现代转折进程中存在着三种人道主义形态。早期现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的"为己的人道主义"从表象的角度揭示普遍理性主体面对假定的上帝、祛魅的自然和隐没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后期现代哲学的自我中心论的"为己的人道主义"从享用的角度展示个体实存主体面对逝去的上帝、人化的自然以及相对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列维纳斯后现代哲学的他人中心论的"为他的人道主义"从欲求的角度探讨个体责任主体面对超越的上帝、返魅的自然和绝对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人道主义的这三种依次递进的形式展示了从人性解放到个性解放再到他性解放的演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