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传成[1] 时芳芳[1] 靳峥[1] 章军建[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科,200240 [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
出 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年第5期357-36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06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11968900)
摘 要: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得到了认可,而脑保护治疗虽然经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运用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源性给予脑保护药物常常作用于单一靶点,而脑缺血损害的病理生理涉及多个环节。
关 键 词:脑保护治疗 内源性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抗血小板治疗 脑保护药物 脑缺血损害 高发病率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