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方竞[1]
出 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60-66,共7页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
摘 要:文章考察了胡适《尝试集》的初版到三次修改后再版的过程。《尝试集》作为胡适"个人主张文学革命的小史"的"废骈废律",与钱玄同由批"桐城"到非"选学",在文学革命倡导上"殊途同归",形成二人在《尝试集》的创作与问世上的"相互应和"与"协同作战"。《尝试集》再版时,对初版中的全部诗包括"旧体诗词"不加删除,以强调旧诗向新诗的过渡;同时,"再版自序"也对初版的旧作进行检讨,而这种检讨是通过"白话诗"的"自然的音节"试验而展开的。这些是对钱玄同主张的呼应,也是对初版所言的"个人主张文学革命小史"的延续、补充、深化和强化。《尝试集》的"初版"与"再版"是胡适新诗"试验"不容退缩地与现实"对抗"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新诗的开创之功,以及在新文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四版"以及"删诗的事",是将一个人的创作"尝试",变为众人共同参与的创作"尝试",实现了贯穿《尝试集》创作始终的"实验的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