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宇宽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 处:《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132-141,共10页Open Times
摘 要:中国建筑工劳动条件较为恶劣,待遇低下,并长期讨薪这一社会事实,近年来引起不少社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这一状况与中国建筑工普遍采取包工制,甚至层层转包的现象具有逻辑关联——包工制是造成劳资关系被掩盖,建筑工人待遇恶劣并被欠薪的原因,由此将包工制作为批判的对象,几乎成为一种成见。而笔者在分析中国建筑行业现状中认为,在解释当代建筑工为什么普遍接受包工制,而且延期付酬这种方式时,经济学传统中对于企业边界和不完全契约的讨论具有解释力,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更能有助于理解包工队具有的现代性。从实证的角度,当代的包工制和包工队,其实更应该被解释为在中国当前一些政策、法规和制度的约束条件下,建筑行业和农民身份的建筑工的理性的合约选择和组织形式。他们通过传统社会关系的纽带和合约设计,实现了利益相关者的整合,可以被视为有行业和时代特色的原生性市场组织,甚至体现了中国农民在不完全的城市化下,向市场寻求发展机遇的现代企业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