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民族“同而不化”的策略性应对——基于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村蒙古族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再新[1] 唐胡浩[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东部散杂居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心理承受力研究"(10YJCZH125);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课题"当前湖北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研究"(ysy10005)

摘  要:部氏族人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远离民族主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当地民族之中,这背后其实是民族成员依借诸如口传历史、传统节日、习俗、暗语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事项来不断强化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并且在代际间传承这种认同情感,因而数百年来部氏族人依然坚守着同而不化的生存状态。

关 键 词:散杂居民族 蒙古族 民族心理 民族认同 民族记忆 同化 

分 类 号:C956[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