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及新进展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耀祥[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州510640

出  处:《广东农业科学》1999年第5期2-6,共5页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鉴于作物的表现型是它的基因型与外界生态条件互作的生动体现,而水稻的高产稳产性能,又决定于其优良种质遗传潜力及其对外界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总结以茎秆粗壮、耐肥抗倒高产为主要目标的“水稻杂交育种”经验的基础上,50年代就本着生态育种战略决策,确立以矮秆为主体的综合性育种目标,开创“创造矮秆类型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矮化育种”) 工程。并应社会主义农业不断发展需要,又相继开创了“丛化育种”工程、“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90 年代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新形势,又着力开展“半矮秆‘根深早长’、超高产( 特) 优质育种”工程,具体体现为相继发展的四个“株型育种”阶段,在新的基础上解决了水稻生态育种向前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成了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充实和提高了育种的理论及技术水平,育成了不少著名品种,创造了巨大社会效益,对粮食产量不断登上新台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为出色完成21 世纪粮食增产的艰巨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现正着意加强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群体力度,并积极发挥综合技术育种。

关 键 词:生态育种 株型 超高产 水稻 

分 类 号:S511.03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