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晓原[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82-89,共8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07BZW045)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代汉语是现代散文生成的必要置备。国语推行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其时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国语的文学"中的国语散文,由于其体类的独特,语言与文体的关联也体现出某些独特性。"口语调和"和"欧化语",是"五四"散文语言的自觉设定。作为"五四"散文主要品类的杂文和美文,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语式。杂文多欧化、逻辑而"美术",美文多口语调和、"记述"而个人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