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荣臻[1] 包羽[2]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2]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出  处:《前沿》2011年第11期153-156,共4页Forward Position

基  金:包羽主持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蒙古族游牧生活中的技术及其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项目编号:BJ06-52)研究成果之一;本文通讯作者为包羽

摘  要: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具有生态适应性、文化负载性强、以牲畜饲养技术为核心或基础、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占据主导地位等特征。对自然的顺应和对于畜产品的物尽其用的利用,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使之成为生态化的技术。而蒙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游牧经济的开放性和根植于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等,则使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的这一特征得到了形成和保持。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对于草原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蒙古族 游牧技术 生态适应性 

分 类 号:C9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