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上游不同坡改梯方式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嘉农 唐春霞[2] 何丙辉[2] 

机构地区:[1]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湖北武汉430010 [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第6期32-34,共3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摘  要:在重庆开县芋子沟小流域和渝北区木耳镇后河小流域设置试验小区,根据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坡改梯方式梯地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在产流产沙方面,均表现为休闲地小区>坡耕地小区>20°坡式梯地小区>15°坡式梯地小区>水平梯地小区,这说明坡改梯梯地与坡耕地、休闲地相比,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在不同坡改梯方式中水平梯地的保土效果最优,产沙量比15°坡式梯地、20°坡式梯地分别少78.95%、81.25%,而后两者则相差不大。在改善土壤养分方面,水平梯地和坡式梯地相比,总体表现为水平梯地略优于15°坡式梯地,15°坡式梯地优于20°坡式梯地。

关 键 词:坡改梯 水平梯地 坡式梯地 生态效益 长江中上游 

分 类 号:S157[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