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25411
出 处:《中国综合临床》2011年第6期584-586,共3页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8例溶栓治疗的AMI患者RA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98例患者中71例冠状动脉再通,溶栓再通率为72.45%。前壁再通51例,再通率72.86%;下壁再通20例,再通率71.3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8,P〉0.05)。冠状动脉再通患者RA的发生率84.51%(60/71),快速型与缓慢型R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92%(45/98)、15.31%(15/98),X^2=11.644,P〈0.05],其中前壁AMI和下壁AMI快速型和缓慢型RA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型分别为61.43%(43/70)、7.14%(2/28),X^2=10.828,P〈0.05;缓慢型分别为7.14%(5/70)、32.14%(9/28),X^2=8.4584,P〈0.05],前壁AMI以快速型为主,下壁AMI以缓慢型为主。结论AMI溶栓治疗后RA中各种快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出现,但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少见,最常见的为一过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对此不必特殊处理。但应严密监测,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以防严重、持续、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6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