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造山带“大堡组”中晚古生代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涛[1] 王宗起[2] 闫臻[1] 闫全人[1] 张英利[2] 向忠金[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53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5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6期845-852,共8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02026;407721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编号:J072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1807;12120107118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B01A11)资助

摘  要:南秦岭"大堡组"早期被认为属于奥陶纪地层.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查明"大堡组"由灰-深灰色的泥岩和粉砂岩以及裹于其间的灰岩、硅质岩、火山岩和凝灰岩块体组成.在灰岩块体中新发现了中泥盆世的牙形石和珊瑚等化石,表明"大堡组"形成时代应为晚古生代.因此,结合现有的资料推断南秦岭"大堡组"为晚古生代或早中生代形成的增生混杂带.

关 键 词:南秦岭造山带 “大堡组” 中泥盆世 珊瑚 牙形石 

分 类 号:Q911.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