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启强[1] 黄丽庆[1] 周晓兰[1] 顾艳[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检验科,广东珠海519100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第11期1341-1343,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统常用的标志物与前S1抗原(Pre-S1Ag)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和乙肝二对半,用HBV-DNA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萤光法检测HBV,统计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检9 989例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为1 996例(占19.98%),其中大三阳、HBsAg(+)加抗-HBc(+)及小三阳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3.99%、64.08%、54.12%,居各种模式的前几位,均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与HBV-DNA核酸扩增(PCR)萤光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抗原阴性中检出28例前S1抗原阳性,检出38例HBV-DNA拷贝数大于500。结论 Pre-S1Ag与Hbe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指标Pre-S1Ag较HBeAg更为敏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