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长德[1]
出 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36-40,44,共6页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基 金:200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11)"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XJA790014)"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位于成渝间的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从核心—边缘结构看,是两个核心区的边缘区,经济集聚力远小于成渝两个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这些地区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又可能使其发展的挑战更加严峻。文章基于三区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首先分析了落后地区现代产业份额的决定因素,并进行了数字模拟,结论是:如果落后地区的支出份额足够高,那么加强中心地的落后地区与两个发达地区间贸易的政策,可以吸引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当支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度的上升会在落后地区发生突发性集聚。然后以内江为例,分析了成渝间经济洼地的空间经济特征,并与核心区—成都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于这些地区发展的几点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