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服药方法对杓型、非杓型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显儒 吴万里[2] 刘卫强 张轩 杨勇 

机构地区:[1]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北流537400 [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3

出  处:《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413-415,共3页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方法对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2级和3级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顿服组30例、分服组30例,6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也随机分为顿服组30例、分服组30例。顿服组每天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和厄贝沙坦150 mg;分服组每天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晚7:00服厄贝沙坦150 mg。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服药4周后非杓型分服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下降值大于顿服组(均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降值也大于顿服组(均P<0.01);24 h平均收缩压、动脉压的平滑指数显著高于顿服组(均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平滑指数亦显著高于顿服组(均P<0.01)。治疗后非杓型分服组由非杓型改变为杓型病例多于顿服组(P<0.01)。杓型顿服组各项指标与杓型分服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效降压制剂联合治疗2级和3级杓型高血压,早晨顿服或早晚分次给药,不影响降压效果和降压平稳性;但治疗2级和3级的非杓型高血压,早晚分次给药降压效果更好、降压更平稳,更有利于非杓型恢复为正常的杓型。因此,治疗非杓型高血压应提倡分次给药。

关 键 词:高血压 杓型 非杓型 服药方法 治疗结果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