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象”的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晶[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  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44-49,共6页Journal of PLA Art Acade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研究("10BZW019)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一种基本的意象类型,"兴象"是由感兴而得的意象"。兴"是"象"的发生机制,而"象"则是"兴"的情感产物。"兴象"虽由唐代诗论家殷首倡,但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刘勰的意象论中已经具有意象的产生机制为感兴的思想。刘勰"拟容取心"的美学命题是兴象说的重要理论渊源"。兴象"重要的审美特征是:在完整的意象结构中具有味外之旨;意象生成的偶然性往往造成神奇独特的审美效果;意象往往具有强烈的透明感和鲜明的自然风采"。兴象"是唐诗美学风貌的理论总结,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美学的精神特质。

关 键 词:兴象 意象 感兴 拟容取心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