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铁祥[1] 段安民[1]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长沙410079

出  处:《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3期153-155,共3页Statistics & Decis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8JA790040);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60532028);湖南省自科基金资助项目(05JJ3013);湖南大学SIT项目(2009153);湖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摘  要:与金融危机相关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为视角,分析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应用的成本与效益,并基于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具有特殊与显著的交易市场欠有序、会计估值技术不完善、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等特征,发现混合计量是更胜任此时代会计计量工作之计量属性,并为推行混合计量属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混合计量 成本与效益原则 

分 类 号:F235.19[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