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的审美道德位移与悖谬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保欣[1]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

出  处:《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98-105,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伦理视野中的当代文学及其经验反思"(06CZW018)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学领域的道德叙事转向,仅从社会外部把握是不够的;文学内部秩序的变动,同样可引发道德叙事的审美移位与价值变迁。近些年来,伴随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性"追求,以及对西方美学思想经验的移植,我们的文学产生不少耐人寻味的问题,如引进西方后现代的"道德悬置",却滋生反道德与道德虚无主义;高度倡扬"生命写作",却因缺乏对生命的批判而导致生命叙事的粗鄙化;在失去苦难的"革命"与阶级论讲述以后,因为文化传统习性的推波助澜,"苦乐叙事"大行其道,等等。

关 键 词:文学性 审美位移 道德悖谬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