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丽娜[1] 陈新[1] 蔡书平[1] 朱颖玲[1] 董红华[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24001
出 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年第19期59-6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机制。方法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每周进行血液透析滤过1次,血液透析2次,对照组每周进行血液透析3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皮肤瘙痒症状、皮肤瘙痒评分及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补体C3、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皮肤瘙痒评分由(32.80±4.69)分下降至(16.20±6.52)分(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CRP、IL-6、TNF-α、补体C3、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13.60±1.37)mg/L、(34.71±11.66)ng/L、(58.02±19.76)ng/L、(1.96±0.48)g/L、(62.76±3.78)mm/1h,治疗后分别为(5.51士2.56)mg/L、(16.38±6.17)ng/L、(25.86±12.41)ng/L、(1.23±0.35)g,L、(45.61±4.69)mm/1h,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式能明显缓解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微炎性反应状态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