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宪霞[1,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出 处:《东岳论丛》2011年第6期142-146,共5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聊城大学科研基金(课题编号:Y0902032)资助
摘 要: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从有神论到启蒙无神论再到科学无神论的渐进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加强对马克思宗教观的批判性继承及省思,对于当下我国正确认识宗教及其社会功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