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10-216,共7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08AJY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2071);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000-3164505)
摘 要:根据文献分析法对现有理论和实证结果进行梳理和提炼,提出基于摩擦成本与路径冲击、路径偏离与调整成本,以及调整模式为核心概念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理论模型。认为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条基本路径,在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的摩擦成本分别对两条路径产生冲击而导致工业化偏离或信息化偏离。为解决这些偏离支付的成本即为协调成本,在不同的调整成本作用下形成平滑型调整和非平滑型调整,最终对宏观经济指标产生正向作用。将现有理论观点和实证结果整合在统一的逻辑体系下,为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实践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分析工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