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花间词》的审美心理特质及其成因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中[1]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162-165,192,共5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因为花间词所确立的"词为艳科"的取材范围及其"柔靡绮丽"的审美情趣,虽为词体之当行本色(词以言情,别是一家),可是也因不符合传统礼教、诗教的要求,所以词体时时有被"变性"、"夺志"之虞。作为一种诗体,词所受到的"非礼"倾向及遭遇是其它文体从来没有过的。作为"歌辞之词"的词被要求去"言志"、"载道",恰如让一个烟花女子去作妇道人家之事、令时下的流行歌曲去表现重大社会政治内容,多少是不合适、也是勉为其难的事,何不各安其分?况且,"言志"、"载道"之作与"花草情思"之什,从艺术角度看,从来就没有高下的分别,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词体后来走上"诗化"、"赋化"也即所谓"雅化"之路,其实也就是词丧失自我、丧失其独特之美的过程。通过对花间词产生背景的寻绎,我们大略能推敲花间词之审美特质成因,以及其在千年词史上造成的莫大影响。

关 键 词:花间词 审美心理 成因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