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生成素抗体及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拓[1] 赖蓓[1] 赵丽珂[1] 黄慈波[1] 

机构地区:[1]卫生部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730

出  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年第7期499-50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摘  要:血小板减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液系统受累最常见的表现,发生率为7%。26%,其中,血小板计数≤40×10^9/L的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5%~10%,是SLE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 自身免疫性因素为SLE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其标志为异常自身抗体的产生^[2]。已发现的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自身抗体包括抗血小板抗体、抗磷脂抗体、抗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抗体及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抗体^[3]。其中抗TPO抗体及抗c-mpl抗体在2000年后才被发现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 键 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因素 SLE患者 抗血小板抗体 自身抗体 

分 类 号:R593.24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