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雄燕[1] 陈龙[1] 杨明辉[1] 谢传美[1] 唐中[1] 袁国华[1] 武丽君[2] 史冉庚[2] 依买提·库尔班江[2] 刘宁涛[3] 赵岩[4] 曾小峰[4]
机构地区:[1]川北医学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南充637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科 [3]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科 [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
出 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年第7期508-509,51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基 金:基金项目:卫生部重大疾病研究资助项目(2008BAl59802)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E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是SLE患者较常见的血液系统表现之一,发生率为7%~30%,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的发生率为5%~10%。除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可引起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外,自身免疫因素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1]。多种报道显示抗血小板抗体、抗磷脂抗体与SLE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2-3]。尽管如此,SLE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大都侧重于自身抗体与外周血小板的作用,而从血小板生成平面探索SLE血小板减少的机制甚少。我们对SLE伴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巨核细胞进行分析,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巨核细胞抗体,探讨自身抗巨核细胞抗体在SLE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作用。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严重血小板减少 抗血小板抗体 伴发 SLE患者 血液系统表现 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