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事旅游论非遗保护:以彝族火把节为视角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丽琼[1] 马平[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北京100836 [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基金项目"经济转型与文化调适: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项目编号:10YJC850034);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凉山彝区生态旅游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项目编号:SB06005)的部分成果

摘  要:传统节日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节日庆典活动高度凝练了地方乡土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以定期举办传统节日庆典为核心吸引力、营销和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节事旅游,用特殊的旅游形式弘扬了民族文化,同时又可以给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双赢,需在政府主导和有序管理的基础上,特别鼓励本民族人民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积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实现节日文化"官办"与"民办"的最优结合。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节事旅游 彝族火把节 民族主体性 

分 类 号:F592.771[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