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擎[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中文系,310058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7期26-38,共13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1942-1943年间,延安文艺界在对王实味及其杂文《野百合花》等的批判中,初步形成了"大批判"话语风貌;而1958年的"再批判"运动,批评者除了对毛泽东亲自审改的"编者按语"进行复述、转述和延伸外,更发展了延安批评的特点,形成了更为纯熟的"大批判"文艺批评模式:以政治定性为思维基点,以抽象推论和空洞说教为主要论证方法;以上纲上线的批判为基本构架,罔顾事实,曲解作品原意;以人身攻击代替学术批评。虽然"大批判"式文艺批评已随极左思潮的消散而被历史尘封,然而还有必要警惕其以其他变体还魂。
关 键 词:“大批判式”文艺批评 历史考察 王实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