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时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本土化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育广[1] 何婧云[2] 

机构地区:[1]广东工业大学团委 [2]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出  处:《青年探索》2011年第4期40-44,共5页Youth Exploration

基  金: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方式研究"(编号2:009CZ13);2010年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大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创新与实践途径研究"(编号:2010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是广东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后亚运时期,应继续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加速转化经验成果,使得这种经受过重大活动考验的志愿服务模式得到常态化的运行,并全面建立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结合地方特色推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后亚运时期如何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本土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机制如何等方面我们应作出一些探讨。

关 键 词:后亚运时期 志愿服务 常态化 制度化 本土化 

分 类 号:D66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