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必灯[1,2] 李小军[3] 周正华[2] 刘培玄[2] 王玉石[3]
机构地区:[1]防灾科技学院,中国河北三河市燕郊065201 [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哈尔滨150080 [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81
出 处:《地震学报》2011年第4期539-544,557,共6页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 金: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专项(2010-ZD-4);科技部重点公益项目(2005DIA3J117);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9)资助
摘 要:迄今为止,人类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组成和演化的知识仍主要来源于人们从天然地震引起的地震波中获取的信息.尽管天然地震能量大、探测范围广,但其发生的频率低、位置不确定、定位精度差,因此利用天然地震探测地球内部精度相当低.与天然地震相比,人工震源的位置及激发时间可以精确控制且重复性好,因此具有很高的探测精度.但常用的人工震源(如爆破震源、电火花震源、锤击震源及列车震源)激发的能量均无法与天然地震相提并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